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娱乐新闻

时局

旗下栏目: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

香港同心抗疫:ICU资深护师的“尽做”精神

来源: 作者:作者:于晓 人气: 发布时间:2022-03-18
摘要:执业18年的资深护师蔡承智递给她一块湿棉布和几张纸巾,退出去留出空间给他们好好道别。”  有趣的是,有时与家属聊着聊着,蔡承智这班医护会“职业病发作”,主动关心起家属们的身体状况,科普起防疫资讯和疫苗接种的必要性。

  (抗击新冠肺炎)香港同心抗疫:ICU资深护师的“尽做”精神

  中新社香港3月18日电 题:香港同心抗疫:ICU资深护师的“尽做”精神

 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

  那是3月初,香港东区医院深切治疗部(ICU)非常忙碌,每日入院的新冠病人数字高企,他们都伴随复杂且严重的并发症,而且非新冠病人也不减,这令所有医护时刻精神紧绷。

  又一名非新冠感染长者不治,临终前,做好防护措施的家人聚在病床前,女儿泪流满面,不停用手为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抹面。执业18年的资深护师蔡承智递给她一块湿棉布和几张纸巾,退出去留出空间给他们好好道别。

  他留意到,自己手机屏幕频繁亮起,讯息一条接一条,但他选择忽略,全身心投入照顾病人。直到换班才拿起手机查看,惊悉噩耗——住在安老院舍的外婆因染疫猝逝,甚至没能等得及救护车。

  近半个月后,蔡承智再提起这件事,已经消化掉内心那股刺骨的寒,低头沉默片刻后,找到一种恰当的描述:像一块拼图,缺了一角,“那种欠缺是,心里觉得好像有一些东西没有交代到,一定是遗憾的”。但他现在会换一种正面的思维去接纳不幸,“至少我的遗憾,让别人没有遗憾了。我相信婆婆能够明白。”

  蔡承智现任港岛东联网那打素临床模拟训练中心护理统筹主任,也会在大学担任教学工作。农历新年后,眼见第五波疫情暴发,他主动提出调至前线,支援临床工作。

  抱有相似想法的医护不在少数。前线工作的一大挑战是人手紧绌,每当有同事染疫病倒,总是一呼百应,“大家全举手,说没关系我来顶吧,我可以取消休假”。这段时间,同事间常说的一个词是“尽做”,原意是“全部做完”,但此刻蔡承智觉得“尽力去做”更符合语境。“尽做”精神背后,是全体医护的同一个目标:“行多一步,尽量令病人得到最适切的治疗,守住市民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

  疫情下,与其他病房相比,深切治疗部所接收均为情况危殆的确诊病人,他们病情颇为棘手,需使用呼吸机等医疗仪器。“病情严重的大多是没有接种疫苗,或者很久之前接种过一剂疫苗的老人家,他们很多都是儿孙满堂。”与非新冠病人离世前可安排恩恤探访不同,新冠病人进入隔离病房接受治疗,家属无法探视,于是深切治疗部医护人员多了一项“接线员”工作,将病人最新情况告知家属,还会尽量安排视像通话让他们看见病人。“人与人之间需要连接,当家属看不到病人,自然会很忧虑,即便我们工作再忙,也会帮手解答家属的问题。”

  有趣的是,有时与家属聊着聊着,蔡承智这班医护会“职业病发作”,主动关心起家属们的身体状况,科普起防疫资讯和疫苗接种的必要性。他笑道:“所以我们不仅心系病人,也关心家属、社会大众。少一个人感染,社会都会更加安全一些。”

  这几个月,疫情反复,亲自上阵与病毒搏斗,也目睹一段段生命迈入终点,蔡承智反思了很多,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感受到医护人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重,也因此更迫切期望利用教学工作实现薪火相传。蔡承智乐观地相信,只要人人都抱着“尽做”精神,终有一日可战胜疫情。

  每日结束临床工作,蔡承智回家还要继续手头的研究项目,时常伏案工作至深夜。有那么几次,年幼的儿子半夜迷糊醒来,揉着眼睛关心他:“爸爸你还不睡啊?”也会让他心头一暖。

  褪下防护服,蔡承智走入日常生活,是丈夫、父亲,也是猫奴,兼职“煮夫”。他养了一只猫、三只兔,还有一缸鱼。帮猫剪指甲,或者给兔子喂食,是他独特的解压方式。近来春暖花开,他在网上社交平台分享了一个实时看日本樱花的视频,吸引来一堆医护同事点赞,“这是很直接的快乐,远距离感受一下,就当去旅游过了。”(完)

【编辑:于晓】
本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尽快与本网联系
编辑:鲁友社区小编

Copyright © 2021 鲁友社区官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鲁友社区官网

电脑版 | 移动版 | XML地图